1四川供应链现状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56.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571.1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25471.1亿元,增长3.4%。四川经济发展增速快,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也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四川的进出口贸易也在加速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20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081.9亿元,规模居全国第八,较2019年同比增长19%,增速居全国第二。同时,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454.9亿元,增长24%,比整体外贸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四川供应链的发展势头强劲。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四川省政府对四川之后的发展做了长期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后称《纲要草案》)中提出,四川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十四五”发展目标作了量化、具体化的安排。《纲要草案》中指出,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
作为西部枢纽,在新发展格局下,四川在国家开放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在朝着国家级经开区的方向发展。天府国际机场投运之后,势必会引领四川供应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入局全球供应链,对四川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川供应链国际化发展前景整体看好。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难点与痛点。四川地处内陆,相较于沿海城市,运输渠道不畅,虽然成都已经建成了国际铁路港,但运输能力依旧难以弥补水运不足的缺陷。同时,新冠疫情的蔓延,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四川供应链国际化也会因此面临诸多的难题。
2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世界看东,中国看西。目前我国发展聚焦西部,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三个十年,西部大开发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同时,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也被予以了高度重视,“一带一路”也在持续深入。这对于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要素市场的四川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行业专家指出,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交汇点和核心腹地,在发挥重要的经济集聚、物资集散作用方面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不仅为沿线各国进出口产业的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使地处丝绸之路核心腹地的四川迎来了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难得契机。四川中欧班列(成都)联结境外城市61个,开行数量连续5年全国领跑;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131条,跻身全球十大最繁忙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也即将通航。这些都将成为四川入局全球供应链的推力。关键在于,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四川供应链的发展。
3智库专家建议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不仅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要求。四川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推动四川供应链走向国际化是时代的要求。
(一)多式联运,避免单一运输模式的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物流供应链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单一的运输模式使得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更加显现。相较于单纯的价格低,企业现在更注重运输的保障性与确定性。因此,以“水水中转”“水铁联运”“物流专班”“空改海”等新运输模式为主的多式联运方式,正加速推广。
四川处于内陆腹地,水运能力明显不足,更应该注重多式联运。多种运输方式联动,积极入局全球供应链。同时,国际铁路港、双流国际机场以及天府国际机场拥有强大的铁路运输和空运能力,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企业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 。
(二)成渝携手共建门户枢纽
近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并集中开工40个重大项目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6月中旬,川渝两地还将共同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成渝携手共建门户枢纽将有效地加速成渝供应链国际化步伐。
以成都为原点构建交通枢纽,向成渝地区进一步扩散做强物流交通支撑,实现从“块状”发展向“条状”发展转变。成都和重庆也由过去的独立市场,逐渐走向区域一体化。
(三)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
推动四川供应链走向国际,首先要强化自身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以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驱动供应链创新发展。
(四)积极参与构建全球供应链
增强整合国内外市场、上下游产业能力。企业可以设立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海外运营中心等,建立产能协调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融入境外零售体系。同时,企业要加快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提高供应链防控风险的能力。加强交通枢纽、物流通道、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现有基础设施,提升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供应链国际化是供应链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为四川供应链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政策窗口与实施平台。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各国发展正在逐步回到正轨。四川供应链也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企业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整合发展资源,共享发展成果。